今天是2024年02月26日,星期一,欢迎您访问米乐M6官方网站业协会官网

行业新闻

青岛成功探索预防建筑业“双欠”新模式

信息来源: 自由建筑报道  信息提供日期:2008-04-24   浏览:1366

    以往,每逢八月十五和春节前,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门前总会有三五成群上访讨薪的农民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建筑业工程款拖欠,一直以来就是困扰建筑业发展的顽疾。为有效治理“双欠”,去年以来,市建委高频度地推出多项新举措,成功将“防线”前移,实现了监管模式由事后治理到事中监控、事前预防的根本转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双欠’这是一种社会病,而且是顽疾,没有现成的良方”,市建委副主任、建管局局长赵兴书如是说,“有病就得治。”在给双欠“把脉”后,主管部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法律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监管不到位是主要“病因”。

   而以往的监管模式是在拖欠事实发生后,再启动清欠机制,拖欠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已然发生,清欠只不过是无奈的事后补救措施。这使得拖欠行为不受控,何时发生、如何发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主管部门几乎完全无法预知。这使得监管成本大大增加,拖欠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枚“定时炸弹”。

   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市建管局决策层亟须迈过的“坎”。很快,将关口前移,变事后补救为事中监控、事前预防成为共识。而这一监管思路的转变直接促成了一系列“新政”的出台。

   去年年底,市建管局自主研发了“青岛市建筑工程款拨付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网上月报系统”。这一集申报、审核、决策三大平台于一体的强大系统,实现了对全市所有房屋在建项目工程款支付和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的实时、动态跟踪监控。在市建管局五楼会议室,工作人员介绍,在每月10日前,该系统可将全市上千个在建项目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或者企业所在地进行统计分析,每个区市、建筑企业每月完成的工程量、支付的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等数据都被系统处理,形成直观的柱状图、走势曲线。通过该系统,我们看到全市以及各区市、各企业的拖欠情况一目了然。此外,主管部门可据这张“晴雨表”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政策,科学安排工作重点,将“拍脑袋”式的感性决策转变为经过分析的理性决策,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贴近实际,对症下药。

    这一全国首创的监管手段将关口前移,为从源头上防止拖欠的发生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青岛治理预防建设领域拖欠“形势一片大好”。

   创新因子继续发生着化学反应。以往,由于统计数据不准确,一些拖欠情况难以及时掌握,导致问题集中爆发,解决难度加大。为了防患于未然,主管部门在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支付系统中设立预警功能,依据拖欠比例,依次设定蓝、黄、红三色预警,并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分别建立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预警信号,主管部门可从容地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

   为了将关口进一步前移,主管部门牢牢把住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日常监督四个关口,加大联动行政。将网上月报数据与招标投标挂钩,企业存在拖欠问题未解决的,其项目招标手续受理将遭遇“红灯”;手续不全、无资金计划、资金不到位和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担保手续的项目,将不予受理施工许可手续;此外,未办理竣工结算登记的工程,质监部门将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在施工现场日常检查工作中,存在拖欠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从今年3月1日起,工程竣工结算登记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施行。根据新规定,建筑工程完工后,发承包双方应当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竣工结算登记,否则,竣工备案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程竣工备案。这样可有效避免某些建设单位以未结算为借口拖欠工程款,从而加快支付工程款的进度,使建筑产品生产者在提供合格产品后的合理期限内就能明确应得的产品价款,为施工企业依法追讨工程款提供了依据。

   短短数月来,月报制度和预警联动机制等多项“新政”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企业网上上报房屋在建项目共1270个,其中列入拖欠预警的项目568个,拖欠数额8.91亿元。截止到3月底,已解决547项拖欠问题,解决数额8.63亿元,解欠比例达9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