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2月26日,星期一,欢迎您访问米乐M6官方网站业协会官网

行业新闻

广州工地地面温度最高达50℃ 市民质疑停工标准

信息来源: 筑龙网  信息提供日期:2008-07-25   浏览:2746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记者专门挑选午后13~15时的全天最高温时段到各个工地踩点,发现室外地面温度与气象台预报的34.6℃的最高温度相差甚远,但各工地的地表温度一般都在4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

    虽然热到火辣辣,工地却依然照常开工。据了解,高温下作业的人包括建筑工人、运输工人、交通警察等等,在如此高温下工作,不由不让人担心他们会中暑……

    珠江新城工地:温度计几分钟跳到42℃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珠江新城金穗路-猎德路交叉口,这里是猎德大桥系统工程一处施工节点,记者看到金穗路中间长达几百米的一处工地上的一排钻机和几辆挖土机正轰隆隆地打桩,一名工人正坐在钻机上打桩,机器上罩着一层厚厚的布。记者拿出温度计,几分钟之后红线就跳到了42℃。

    坐在钻机上的工人告诉记者,虽然机器上罩了布,但是一点都没有起到遮阳的作用,反而闷得要命更热了。他表示,他来广州好些年头,再热的天也没有停过工,更谈不上休息,因为“休息”了就没有钱。“工地有没有发凉茶什么的给你们降温?”工人摇摇头,“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啊!有口水喝都不错了!”

    该工地周围还有几处在建工地,基本都没有停工。远处的猎德大桥上的吊机也在不停地工作。记者随后又在珠江新城内转了一圈,大多数工地都仍在施工。

    禺东西立交工地 温度破50℃工人苦撑

    下午3时许,记者又来到禺东西立交改造工地,广州大道上车流滚滚,热力惊人。记者站在天桥下还能感到一阵阵热浪袭来,只见高高的施工支架上蹲着几名工人,他们顶着炎炎的烈日,一锤一锤地敲打搭建好的支架,还有的工人在焊接支架,一台挖土机也在不远处工作着。

    记者把温度计放在工地的蓝色围挡外,不到5分钟原本徘徊在30多摄氏度的红线居然飙升到50℃以上,由于已经超过温度计的最高气温值,已经没有刻度准确量出此时的温度,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约有52℃。整个温度计被晒得烫手,放在阴凉处冷却一会儿才敢拿在手里。

    附近的一名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从我去年开始站在这里,这个立交就开始施工,一直修到现在才搞了几个桩。”协管员说,这几天天气炎热工地一直都没有停过工,工人们都是顶着毒日头干活。

    “其实我们也好热的啊!有时候会有凉茶喝,比工人们好一些。”协管员说,因为最近天气实在太热,为了避免协管员中暑,单位给每个人加设了一把遮阳伞,可即便加了伞这么大热天也很难消暑。尽管这位皮肤黑黑的协管员不断用手扇风,记者仍看到一滴滴汗顺着协管员的鬓角滴下来。记者把温度计放到遮阳伞下量了几分钟,伞下也有47℃。

    海军基地立交工地 气温飙升至48℃

    昨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新滘东路的海军基地立交施工现场,该处桥面已单边通车,另一边正在施工。当时在工地外的马路用温度计监测到的温度是44℃,当记者走上立交桥上时,温度计显示温度迅速升温,在桥面测得的温度高达48℃。

    立交桥面上的四五个工人被晒得汗流浃背。“热!热死了!我们要不停洒水降温。”驾驶运泥车的工人小蒋激动地说,这两天开始天气稳定了,明显热了起来。当记者告诉小蒋昨日是大暑时,他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感觉特别热啊!”他还说,在桥面工地的温度一般比外面(马路)高出3~4℃。

    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到这个工地来工作就没收过什么高温补贴,“哪有说天热要涨工资这等好事啊?”他说,一般公司没有宣布什么制度,他们工人不敢直接向公司提出,只能自己挺过这段时间。记者发现,有工人在工地的自来水水管直接取水喝,“没办法,不喝水很难受啊!”小蒋说,因为工地没有给工人提供凉茶或开水,有的工人自己带,到下午也会喝完了,为了凉快只能喝自来水。

    新电视塔工地 午后基本超过40℃

    昨日下午1点半,记者在新电视塔施工现场门外看到,工人陆续回工地开工。不少工人都三五成群地拿着雪糕边走边吃,还有工人提着冰冻的“大炮”可乐准备消暑。“不先凉爽一下怎么有动力开工?”一位正享受着冰棍的工人说。

    记者发现,所有工人都是穿着长袖、长裤的工作服,并佩戴安全帽。据介绍,这是为了人身安全起见,另外负责清理水泥、土尘的还要佩戴防尘口罩。这样让在高温下作业的人更感觉到闷热。记者现场监测地面温度的记录显示,午后工地基本超过40℃,最高为47℃。

    高温津贴每人100~200元

    在电视塔工地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市建委规定的39℃工地停工的规定已经下发,“虽然很少达到39℃,但这里夏天的施工保障挺充分的。”他介绍,首先入夏以来工地试行午休制度,11点至2点是施工工人的午休时间,其他人员是从12点到1点半。其次,7月开始高温时期开始,施工单位向每个工人发放100~200元的高温津贴。最后,如果午间气温明显上升到超过36℃、37℃的话,下午会延迟上班时间,如果气温升至39℃,即会按照规定停工。“6月的时候试过一次因为高温延迟上班时间的。”他说,如果工人提出身体不适,一般会获得批准不用上班。

    另据了解,新电视塔施工单位入夏以来,陆续为工人免费提供凉开水、凉茶、糖水等降温消暑,午后会洒水减尘降温。

     难获高温津贴 劳动部门称难监管

    “天气这么热,怎么还没有高温津贴?”王先生是一家搬家公司的运输司机,他表示从来没有领取到高温津贴,也没有什么清凉饮料。

    按照政策规定,高温季节(6~10月)间,在岗职工每人每月都应有高温补贴,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

    记者了解到,能够领取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多受聘于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或经济效益较好的国企以及少数私企。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周小姐表示已经发放高温津贴了,而且是每月200元,从5月份开始发放。

    作为员工是否有什么方式来监督老板发放高温津贴呢?省劳动保障厅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发放高温津贴的政策从去年出台以来,在非国有企业落实起来很难,劳动部门也很难监管。他建议,员工或可与企业协商。

     “39℃停工令”是一纸空文?

    停工令以气象台监测温度为准,但广州有史以来仅两次突破此温度

    相关法规

    广州市建委下发《关于加强高温天气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当日应停止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当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日最高气温达到35℃时,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工人连续作业时间,并不得安排加班;12时~15时应停止露天作业(注:在没有降温设施的塔吊、挖掘机等的驾驶室内作业视同露天作业);因特殊情况不能停止作业的,12时~15时工人露天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广州市建委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温天气建筑工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当日应停止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当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据城建部门有关人士解释,这些规定的温度均以气象台发布的温度为准。专家认为,监测气温一般很难达到39℃,广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仅两天超过39℃,建议有关部门考虑降低标准。

    市民质疑

    停工令以监测温度为准不人性

    “天气预报怎么都不准呢?”“今天热死了,怎么还不到35℃!”昨日不少市民纷纷抱怨,大暑时节老天果然“赏脸”大放热量,但气象部门监测到最高气温只有34.6℃,是不是数据不准确?

    大暑被誉为“一年最热的时期”,广东省气象台昨日公布市区最高气温为34.6℃,最高气温虽然没有创出今年以来最高值,但猛烈的太阳足以让老广感受到夏季的威力。无论是在路上走,还是在车上、室内,只要稍一离开空调,就会热得跳脚,汗流浃背。资料显示,2007年7月23日大暑当日,广州市区录得最高气温36.4℃,而大暑节气当日常年平均最高气温接近33℃,所以昨日虽然不是最热的大暑,但气温也比常年偏高。

    记者昨日下午2点在海珠区用温度计实际测得的温度为42.5℃,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惑:都热到这个份上了,怎么最高气温还没到35℃?

    昨日下午,市民蔡先生向记者抱怨,午后外出办事跑了一趟都被晒得成“人干”了,一查当时气温还不到33℃,感到非常惊讶。“不能总是以监测气温来代表我们市民感受到的温度吧。”他不满地说,市民走在路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是地面温度,天气预报只公布所谓的监测气温哪有实用性?

    他说,实况站设在五山,那边人少车少,测得的气温自然低一些,跟市中心的马路边、楼房下测得的温度差距很大,“气温不单是研究参考数据,还要够实用才有服务性。”蔡先生建议,气象部门可以考虑在市区几个标准性的地点设立监测地面温度的系统,比如北京路、天河写字楼密集点、示范工地等都可以试点,然后把几个点测到的地面温度公布给市民。他说,高温津贴、高温作业都是参照监测气温定标准,“如果这些是惠民政策,就应该以惠民的方式公布温度”。

    气象台答复

    地面温度监测系统还在试用

    “实况站监测气温不等于市民日常感受到的地面温度。”对于市民的疑惑,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忠解释,五山实况站监测到的气温数据具有参考性,因此一直把它作为广州市区天气预报公布的气温。至于它与地面温度有一定差距,他认为,“总得有一个标准性的数据作为公布的气温,习惯上就是用监测气温。”

    广东省气象台科技服务中心首席预报员何夏江也指出,其实地表温度和市民的体感温度都比实况站的监测气温要高很多,但是由于路面上的温度不好监测,而且会受到水泥马路、沥青马路、人流密集程度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很难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发布标准。而五山实况站监测的气温是经过多年考证,确保准确性,也具有统一性,有利于预报工作,“其实市民可以参考监测气温,气温高了地面温度肯定就会高”。

    据介绍,目前广州市内只有五山实况站安装了监测地表温度的系统,其他自动站均没有设置,但现时每天监测到的地面也没有对公众公布。“这套系统仍在试用当中,气象部门要验证数据的准确度后才能公开。”何夏江说,气温预测的系统和程序很复杂,不是随便一个气温都能作为向公众公布的温度。

    黄忠也表示,目前广州的气温监测仍在不断完善中,但气象部门暂时没有计划在市中心增设地表温度的监测系统。

    专家说法

    39℃似乎遥不可及建议降低标准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卢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市建委以39℃的监测温度为停工的标准确实不大合理,“监测气温一般很难达到39℃,如果真到39℃,地面的温度早就40多摄氏度了。”他介绍,广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监测气温只有两次超过39℃,分别为2004年7月1日录得的历史最高温39.1℃和2005年7月18日录得的历史次高温39℃。

    但由于地面温度和人体的体感温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并且会受汽车尾气排放、人流密集、建筑密度等因素影响,每个地方测出的温度都不一样,对此,省气象台科技服务中心首席预报员何夏江表示,市建委和有关部门制定高温作业或高温补贴标准参考监测气温也无可厚非,“但可以考虑降低标准,39℃确实有点难以达到”。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