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2月13日,星期二,欢迎您访问米乐M6官方网站业协会官网

抗疫专栏

六进六出,中国一冶火速驰援、雷厉风行

信息来源: 中国一冶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04   浏览:761

2月2日

武汉火神山医院即将投入使用的前夜

项目还有部分电气安装任务急需完成


接到建设方的求助后

中国一冶再次承担这次紧急任务






晚上8点

中国一冶冶建公司26人集结完毕

火速赶往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到达现场后,大家迅速熟悉现场环境,了解清楚施工任务安排,分为三组:第一组负责协助安装医院内部通风管;第二组安装照明设备;第三小组负责电缆桥架和电缆的安装铺设。




安装过程中,电缆铺设最为艰辛,要从低压柜铺设到每个房区的照明箱内,总共13根,总铺设电缆1236米,单根电缆最短也有63米。由于电缆盘较远,缺少放线架,突击队员只能采取推到后裁一根、放一根的“笨办法”。




二十多名突击队员以前都是干电气安装的活,此次也要临时上阵完成采暖通风管的安装,只能凭借自身经验,一边摸索一边调整作业方法,“一冶人”个个都是“一专多能”,照样能出色完成。由于尚未清理的施工现场狭小而且封闭,通风条件极差,再加上口罩的防护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每位突击队员都深知“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思考和犹豫,凭借着“一冶人”顽强敢拼、来之能战的作风和专业技术,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着各自手中的活。




经过整整10个小时不眠不休的作战,在3日上午8点顺利完成安装任务。摘下口罩,每位队员的鼻腔里面都是黄色的尘土,他们也早已是汗流浃背,而此时武汉的气温仅为4摄氏度。



这是中国一冶第六次参与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的施工


从1月26日接到一个任务

中国一冶成立党员突击队

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项目

六进六出

每次都以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攻坚任务


为该项目后期的顺利实施

作出了应有贡献



1


1月26日,中国一冶接到雷神山医院项目隔离病房区4800件钢结构件的制作任务,钢构公司15小时完成任务。


2


1月28日,接到雷神山医院项目隔离病房区2000件钢结构加工件制作任务,钢构公司10小时完成制作并按时送往现场。


3


1月30日凌晨,接到火神山医院项目ICU病房屋架的焊接安装任务,钢构公司早上七点集结队伍,在21小时内安装门架167件、支撑21件,埋件167件。


4


2月1日,接到雷神山医院项目负压站、垃圾暂存站、正压站、液压站、救护车清洗间等总重约90吨的急用钢结构件的制作任务,钢构公司12小时完成并送往现场。


5


2月1日,接到火神山医院项目ICU洁净手术室39根钢结构屋面梁的安装任务,钢构公司3小时内完成任务。


6


2月2日,接到火神山医院项目电气安装任务。冶建公司10个小时完成1236米电缆铺设工作。




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的

一次次是施工中

一冶人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只要接到任务 不讲任何条件

争先恐后的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突击队员  张凡文:

“作为工长,上战场,义不容辞!”

钢构公司结构分公司工段长张凡文,老家在湖北石首,由于他妻子怀了二胎,所以没有回老家。他的妻子吴慧也是二车间的一名行车工,张凡文的“大宝”已经4岁了。


接到紧急任务后,他的“大宝”有点发烧,张凡文在犹豫。妻子对他说:“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安心去工作吧,只要能把医院快速建设好,我们武汉就有救了!”


2月1日早上7点,张凡文早早地出了家门。他来到车间,从构件的划线,下料,再到构件的摆放和油漆的涂刷,忙碌到当天晚上11点才回到家中。


儿子的病情还没见好,他和妻子急忙把儿子送到中南医院。医生确诊只是常规的发烧感冒,儿子服下药后,他才安了心。这时候,已是次日凌晨3点了,睡了不到4小时,张凡文又整装出发,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一线女工 余文娟:

巾帼不让须眉,女汉子拿着切割枪上战场!

“性格刚强、做事麻利”--是同事对钢构结构分公司气焊工余文娟的评价。这次接到雷神山项目突击加班后,余文娟也没多想,她用最快的速度开车抵达阳逻生产基地。她感慨万分:“这次行动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点奉献,干点实事。”


不知道疫情何时能控制住,也不知道加班何时能下班,在出家门前,余文娟叮嘱家里的丈夫和儿子:“务必好好在家,不要出门,这就是为疫情防控做的最大贡献。”



食堂管理员 陶伟

“你们抢工期,我们为大家做可口饭菜!”

由于突击加班期间,公司食堂正处春节放假。接到通知后,钢构公司阳逻食堂管理员陶伟马上集结食堂人员,带队从青山赶到阳逻食堂。

他召开食堂动员会,告诉大家工作安排及要求。陶伟激动地说:“车间师傅们为了能把雷神山医院快快建好,都没日没夜地苦干、拼抢,我们作为后勤部门,一定要为车间生产服好务。”会后,大家马上打扫卫生、准备菜品。


不论是白天还是半夜,两荤一素的盒饭,外带一份例汤和咸鸭蛋,食堂都是按时到位,让大家在前线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



突击队长  蔡涛杰

“非常时期,不谈困难!只能全力拼抢!”

在火神山医院项目ICU洁净手术室钢结构屋面梁的施工中,39根根屋面梁,要求在3小时内全部完成安装任务。屋面梁安装的部位,是在地面的6.5米高处。常规施工中,需要利用吊车,将钢梁吊上安装部位进行焊接固定。  


由于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吊车紧张,暂时没有吊车配合安装。要想用吊车,就要等到第二天。为了确保三个小时完成安装任务,突击队采用了“倒链加钢丝绳拉吊”的土办法。突击队长蔡涛杰带领11名突击队员毫无畏惧,苦干加巧干,终于将39根屋面梁全部组装、焊接,按时完成了任务。


“非常时期,不谈困难!只能全力拼抢!”突击队长蔡涛杰简单的话语,道出全体突击队员的心声。



配线女工 杨芳 刘巧莲

巾帼不让须眉 共同与时间赛跑

杨芳和刘巧莲是冶建公司突击队员中仅有的有两名女工,都是“武汉市三八女子配线班”的成员,她们屡获殊荣,刘巧莲还曾荣获过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


机缘巧合的是,她们似乎总是和“速度”挂上了钩。她们参加过“一带一路”项目鲁班奖获奖工程——巴基斯坦光伏发电项目的施工,创造过令世界赞誉的“中国速度”,杨芳的父亲曾经也是深圳国际商业大厦的建设者之一,开创过“深圳速度”。


现在,她们面对疫情,第一时间冲向第一线,巾帼不让须眉。在施工现场,大家都带着安全帽和厚厚的口罩,很难分得清谁是谁,更加顾不上是男是女,不分脏活累活,每个人都在埋头苦干、争分夺秒。这一次,“火神山速度”同样有她们的一份功劳。



突击队员  杨俊

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者

此次与刘巧莲并肩作战的还有她的丈夫杨俊,在接到通知之前,杨俊已经先一步出发了。当得知还需要配线工人时,刘巧莲在微信里回复:“只要是我能配的,我就上!为武汉加油!”顾不上家中的亲人,夫妻俩默契地紧紧相随,共同奔赴施工现场。


“尽量不要出门!”这是医疗专家对公众的告诫,谁都知道,家是此时此刻最安全最舒心的地方。然而一个转身,夫妻二人选择逆流而上,不是朝着家的灯光,而是背离家的方向。



在无情的病毒面前

有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

有为武汉输送物资的志愿者、官兵


在中国一冶

同样有这样一批逆行者

用双手的力量

为武汉人民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中国一冶党员突击队24小时待命

无论是第7次,还是第70次

我们时刻准备着

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发起

再冲锋!再冲刺!